三个多礼拜前,有朋友向我发一个“著名作家”名单,请选择一位亲临学校读书活动。我们理智地向学生做一个“民意调查”,结果学生们绝无二致地选定一个作家,一个当时我们还稍嫌陌生的作家——沈石溪。学生中几乎没有一个不曾读过这位“动物小说大王”的作品。不是倡导“读整本书”吗?哈!学生们不是读他一部“整本书”,而是读他十几部“整本书”,有一位六年级学生读了他的全部“整本书”!语文教研组长顺应“生”心,在群里晒出了“狼王梦”,老师们做出了很得“生”心的举动:开辟了一个“沈石溪”自动借书专柜,而且换上老师设计的沈石溪宣传海报,立马,借书柜前人头攒动!
4月4日中午12:25,“真的”沈石溪出现在了多功能厅!掌声、欢叫声顿时响成一片,曾经的“谦谦君子”、今日的“疯狂追星族”拼命挥舞着自画的沈石溪肖像,企图吸引作家的注视。那是学生们“心甘情愿”的作业:给沈石溪画像。小学生笔力稚嫩,线条朴拙,很“不像”,却想象奇特。一位学生的“沈石溪”是半边真人,半边“野狼”,她的解释是:沈石溪对动物细致的观察、精准的描绘使我们不由得感觉沈石溪已经半个是狼了!沈石溪说:我理解,人有时一半是人,一半是兽。中学生无论铅笔画还是水彩画,功力不俗,大都画得很“象”,但想象同样奇妙。且看其中一幅:写实的头像上,黑发间窜出了难以名状的动物,两张破纸片分别粘在右额头与左面颊,上面似乎有动物形象;凭空又生出一只握笔的手,下面是长长的文稿纸。
哦,原来今天的学生也会想象——只是缺少些“走心”作品的撩拨。
沈石溪的演讲操“江浙普通话”,绘声绘色,包袱叠出,逗得孩子们简直“人仰马翻”。但作家在动物王国云南的历险是摄人心魂的,总结出的三条写作经验同样“声入人心”:1、投入生活,波澜壮阔的生活是不平凡的写作的永恒源泉;2、睁亮慧眼,捕捉和表现被常人忽略的细节;3、展开双翼,让写作像鸟一样飞翔——这双翼就是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大胆的自由想像。
沈石溪演讲之后,学生的问题连珠炮般地射来。问题涉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形象与原型的关系、素材积累的方式和过程、创作的方式和过程、人物的最终结局等等,等等,无所不包。
因为不同于一般的童话作品,沈石溪完全按照动物的本来面貌刻画动物,学生所以会问:“豆腐是人生产出来的,而动物是怎样做出豆腐给黄鼠狼吃的呢?”;“您写《狼王梦》时是怎样近距离观察狼而不被狼发现的?您在观察狼时会不会害怕?”
沈石溪描绘的缤纷斑斓的动物世界,反照的还是人性的多样性,所以学生要问:“《狼王梦》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母狼不顾一切地照顾和训练,希望后代能成为狼王。我想问成为狼王真的那么重要吗?”“看着鲜血淋漓的公狐狸,您虽然识破了它的诡计,却甘愿再次受骗……,您写这个故事真的只是为了让我们感受到爱的无私和伟大,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少有这样的例子了。您是在暗示社会的一种风气、还是象征性的想表达什么呢?”
沈石溪作品安排情节总是那样跌宕起伏、充满悬念,结局又出人意料,因此,能始终抓住读者紧张的心。学生问“《狼王梦》中的紫岚原型是什么?” “书中的“沈站长”是否是作者您本人的? 狼妻为什么不对您有反应,还是真的不知道自己丈夫被“换”了?”。
哦,学生不是“没问题”,问题是,没有沉醉的阅读哪能酿得无穷问题、好问题?
沈石溪诚挚坦率,认真作答。
“狼大王”向永昌学校赠送20本带有珍贵签名的作品,学校向作家回赠的礼物是象征学校第一品牌的高尔夫球帽、高尔夫球和校刊《相携永昌》,以及学生所有的沈石溪画像和向沈石溪提问荟萃。沈石溪说了,也许就从这里面来了灵感,诞生了一部新作品!
下午二时许,沈石溪已然挥手而去,校园归于宁静,引发的思索也许不止“绕梁三日”。读书,原来可以这样美妙!看来不是“这届学生不行”,不是“这届学生”不愿阅读或者只会“浅阅读”,只是少了些沈石溪这样真懂孩子的智慧作家。联想起每年总有“权威”们苦心孤诣地制作出长长的青少年必读书目,其中许多书,“权威”们自己未必喜欢,或者作为成人一厢情愿喜欢,而学生们偏不领情,最终这些书只能沦为学生的“必不读书”。当我们“摁”着学生的头硬要他们读“必读书”时,我们应该自问:学生这本书,你今天读了没有?
撰稿:罗永祥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