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八三班的邓嘉元。
一百年前,北京天安门广场前,一群学生正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活动。喊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他们举起了捍卫国家尊严的大旗,掀起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潮。
五四运动让青年学生走上了救亡图存的历史舞台,他们所展现出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广大青年要把个人的理想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建功立业新时代。
五四运动爆发的时候,这些青年们走上街头抗议,不仅仅表达他们对腐败无能的统治者的不满,对列强侵占国土的强烈谴责,更是在发出他们这一代人对于这个残破的国家的呐喊,向使人们昭告着这个时代的进步青年们还对这个国家抱有希望,他们还在为这个国家的存亡殚精竭虑,他们还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抱有美好的希冀!这场运动留下的一个非常可贵的精神财富—希望,这是这笔精神财富支撑着后来的先烈们去战斗、开辟与探索。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那时的中国已摇摇欲坠,如果没有青年的那一腔热情,真不敢设想现在的中国会变得怎样。他们要求民主、希望进步、发展科学,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光阴流逝,时代变迁,作为新世纪的学生的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祖国事业紧紧相连,他所创造的青春,就是永恒。我们,高举“五四”旗帜,追溯“五四”精神,现在,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应当把这种精神体现在学习上,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知识是最后的本钱,要爱国,要为祖国的建立出一份力,我们就应该努力学习,同时也要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我们今天在讨论五四运动的时候,到底在思考着什么?那就是五四流传下来的精神,而对于五四的根本精神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有人说是:“赛先生”,“德先生”的理性追求。有人说是不畏强权的大无畏精神,或是面对窘境永怀希望的乐观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将之阐述为:爱国,自救,进步,科学,民主。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其主力是学生和青年,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不畏强暴和勇敢追求未来精神值得一百年后我们的青年和学生思考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