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早晨,春日的阳光慷慨地将温暖洒向大地,可我们的城市依旧静静的,悄无声息。窗外偶尔传来的一声鸟鸣,才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气息。冠状病毒把我们都禁锢在了家里,尽管郁闷、焦躁,甚至愤怒时时袭上心头,但我们只能像笼中鸟一样束手就擒,无能为力。
8点15分,三(1)班班主任徐敏准时打开电脑,进入Classin平台临时教室,立马感受到了欣喜。眼前一张张可爱的笑脸,眼神中满怀着期待。升旗仪式过后是10分钟的晨会课,这时候的课堂是孩子们的阵地和舞台,他们在此可以展现“十八般武艺”。
徐老师在近期晨会课上连续展览学生自编《中华历史文化小报》,推动学生走进博大精深、璀璨瑰丽的中华传统文化。
打开ppt,小钱同学滔滔不绝地讲述“有趣的汉字”,紧接着小王同学来补充“汉字的起源”;小俞同学刚想着教同学们说唱《朝代歌》,平时不声不响的小何同学已迫不及待地要讲《弟子规》了。讲解的同学神采飞扬,有声有色,倾听的同学凝神注视,陶醉其中。当我们走近中国历史文化时,真的会不由自主地钦佩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当我们浸润在祖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真的会情不自禁地热血沸腾,满怀激情。还有“长城”、“滕王阁”“兵马俑”、“四大发明”、“四大名著”要等着大家交流呢,十分钟哪够他们讲呀,每次只能未完待续。
退出“课堂”,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心头,也一扫了新冠禁足的阴霾。徐老师回想起这个活动的灵感,还真是“无巧不成书”呀!三年级语文课本第二册第四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四篇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练习册》上就有一道题目要求学生拟定计划书,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
班主任认为,疫情当下,一个半月我们足不出户,实属苦闷,但换一个角度思考,居家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同时学习还能平复学生焦躁的情绪。一举多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其次,让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制作小报交流,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一个活动方案由此诞生了。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途径和成果展示交流的方式,班主任都做到心中有数。说干就干,课后,同学们三五成群组成了活动小组,制订活动计划,拟定计划书,小组讨论分工合作。双休日过后,当一份份有关历史文化的小报呈现在班主任面前时,她真的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有的图文并茂,有的内容详尽,学生们一定花了很多时间来完成自己的作品吧!不过细细琢磨,有的作品美化略有欠缺,有的文字介绍还有几个错别字,但老师觉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们参与了整个创作过程。他们由衷地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他们为祖国有博大精深的文化而骄傲,他们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尽管这个小小的活动很不起眼,但它带给师生的精彩和欣喜是无与伦比的。班主任徐敏计划在之后的晨课10分钟中,我们也许还会有《小小朗读者》,有《经典咏流传歌曲》,有《古诗词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