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  后台登录
校园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勿忘国耻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发布日期:2023-09-19    发布人:民办永昌学校

9月18日,2023学年第一学期第周升旗仪式在操场举行。本周升旗仪式的主持人是七(2)班陈瑾湉俞楷彣。升旗手由八(3)班官嘉何担任,护旗手由八(3)班黎瑾萱、陶元骐担任。





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庄严的国歌声中,罗校长带领全体师生们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今天七(2)班邵炘妍为我们做国旗下的演讲,她演讲的题目是《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


邵同学说,每年的九月,上海的天空都会响起时缓时急的、防空警报的试鸣声,以此宣示中国人民不忘国耻、建设国家的决心。

1873年,法国作家都德出版了著名小说《最后一课》,讲述的是普法战争后,法国被迫割让土地给普鲁士,两地的学校被禁止讲授法语。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原本不爱学习的小弗郎士第一次感受到母语之美以及痛失学习母语权利之恨。

多年后,在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中国东北,“最后一课”的场景真实地再现,主人公是13岁的杨增志。 1931年9月18日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一天。九十二年前的这一天,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挑起事端,向驻守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九一八事变全面爆发!由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6个小时,东北军北大营陷落,8个小时,整个沈阳城落入敌手,4个多月,东北128万平方公里全境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下,生灵涂炭,山河失色。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学校的赵老师满怀悲愤地给当年只有13岁的杨增志讲授都德的小说,用这部小说给杨增志上了最后一课。他在黑板上写下了‘我是中国人’5个大字。”《最后一课》没有续篇,小弗郎士的后续故事无从知晓,但杨增志以及成千上万名爱国志士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重温历史,我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们用热血染成的。

九十二年过去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在享受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的时候,应该警钟长鸣,勿忘国耻!邵同学号召同学们认真完成新学期的学习任务,“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吧,唯如此,祖国才能繁荣,民族才能复兴。


随后,八(1)班周畅阳同学为大家宣读了“推广普通话,奋进新征程”倡议书

“说好普通话,情系我中华;普及普通话,世界看中华!”

周同学说,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提升民办永昌学校文化品味,我校积极开展以“推广普通话,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第 26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代表大队部向老师和同学们发出倡议:

1.全体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参与推普周各项活动。在教案、讲课中规范用字、文明规范用语。把说好普通话、书写规范字当作自己的职责所在,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

2.全校师生在校园内,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营造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说普通话,用文明语,做文明人,时时处处书写规范汉字,对校园内、社会上不规范的语言文字行为要及时予以指正,强化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3.人人争当推普先锋,自觉做推普宣传员,积极帮助提高全民文化素养。把普通话带回家,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

4.邀请同学们积极参与“规范字书,爱国情怀”经典诵读,普通话法律法规知识有奖问答等竞赛活动,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一字一句普通话,

一笔一划方块字,

千言万语中华情。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从自身做起,互相鼓励,

说普通话,用文明语,做文明人,

让文明的语言之花处处盛开!

最后,周贺华老师宣布第周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名单。董文光书记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颁奖并和学生代表合影留念。




分享到: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上海民办永昌学校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绍兴路5号甲  电话:86-21-64332621
技术支持   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52465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4443号